院所文化
林科精神
時間:2019-12-14 來源: 文字: 圖片: 編輯:lky 點擊:

腳踏實地 勇攀高峰 科學樹木 厚德樹人


  林科精神,是中國林科院全體職工共同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集中反映中國林科院作為林業科研國家隊的目標追求和責任擔當。

  從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看,通過幾次座談會的討論,無論是老領導、老專家,還是年輕一代科技人員,大家一致強調和認同的林科精神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扎根林區、沙區,深入林業生產第一線的艱苦奮斗精神;二是幾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持之以恒、潛心專研的無私奉獻精神;三是堅韌不拔、不達目標不罷休的攻堅克難精神;四是敢為人先、敢于超越,勇攀科學高峰的創新精神。前兩點正是林業科研的特點——艱苦性和長期性的客觀要求,用一個詞來表現就是“腳踏實地”。后兩點的知難而上、開拓創新精神也是科研工作永恒的主題,可以概括為“勇攀高峰”。

  從目標追求和責任擔當看,中國林科院的第一要務就是用一流的科研成果為林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其次就是為國家培養和造就德才兼備的科技人才?!豆茏?上篇?權修》曰:“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睒淠卷氂每茖W,樹人以德為先。用“科學樹木,厚德樹人”來概括中國林科院的奮斗目標和責任擔當,恰如其分。

  腳踏實地,勇攀高峰;科學樹木,厚德樹人。這既是對我院老一輩科學家優良傳統的繼承,也是當代林科人的行為導向和崇高理想,更是未來林科人永無止境的精神追求。

  前兩句體現了林科人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后兩句彰顯了林科人的奮斗目標和光榮職責。第一句“立地”、第二句“頂天”,第三句“育樹”、第四句“育人”。四句話的平仄關系為“上平上去”,取“人辰轍”,合轍押韻,讀起來比較上口,容易記憶。

  腳踏實地:是林業科研客觀規律的必然要求,包含著兩個方面的涵義:一是艱苦奮斗、扎實深入的工作作風。林業科技工作者要深入林業生產第一線,了解基層的科技需求,以此為導向確立科研主攻方向;要扎根林區、沙區開展調查研究和科學實驗,堅決抵制“閉門造車”式的研究和“空中樓閣”式的成果;要理論聯系實際,積極開展科技推廣應用,努力將文章寫在大地上。二是堅持不懈、潛心求索的奉獻精神。林業科研周期長,培育一個新品種、驗證一項新技術往往需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時間。中國林科院老一輩科學家幾十年如一日潛心于林業科研,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為林業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林業科研要出成果,就要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要擯棄急于求成的功利思想,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潛心研究、嚴謹求證。

  勇攀高峰:體現了林業科技工作者的永恒追求。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日新月異,創新已經成為最為鮮明的時代特征。加快現代林業發展,關鍵在于科技;克服生態建設和林業發展的瓶頸,根本出路在于科技。中國林業科技只有實現由跟蹤向趕超的跨越,才能盡快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坝屡矢叻濉钡牧挚凭褚灿袃蓪雍x:一是要抱定“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標不罷休”信心和決心,知難而上,不離不棄,堅韌求索;二是要發揚敢為人先、敢于超越、銳意創新的精神,瞄準世界林業科技發展前沿,創一流科研院所,出一流科研成果。

  科學樹木:就是要用科技創新成果支撐引領林業發展,這是廣大林業科技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標,也是作為林業科研國家隊的神圣職責。林科人要以梁希先生提出的“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時花香,萬壑鳥鳴,替河山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為目標,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矢志獻身林業科研事業,以卓越的科技創新成果為林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為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美麗中國夢作出應有的貢獻。

  厚德樹人:就是要培養和造就崇尚科學、熱愛林業、甘于奉獻的科技人才隊伍。樹木須固根,樹人須固本。人才是立院之本、興林之本,育人要以德為先。中國林科院要充分發揮科研項目優勢、學科優勢、專家優勢和院所文化優勢,堅持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科研團隊,為國家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林業科技人才,為實施科技興林、人才強林戰略提供堅實的保障。

為您推薦
性xxxx视频播放免费